學習成果主要包含學生展示其學習成果的方式。有效的學習成果展示應讓學生重新思考、應用和延伸所學。在適異教學中,學習成果的展示可根據學生的準備度、興趣及學習狀況來進行調適,當中包括:允許學生使用不同形式表達所獲的知識、理解和技巧;提供分層作業和多種資源作選擇,讓具不同的程度、興趣和難點的學生得到適切的照顧;鼓勵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合作形式建構學習成果;進行展示學習成果的活動時,可根據不同學生的準備度、興趣和學習狀況,恰當地運用同質或異質分組;提供清晰的指示及彈性的完成時間,以協助學生展示學習成果;建構不同的學習鷹架如補習班、工作坊等,並提供不同展示形式的例子作參考;提供有利於具不同文化背景及經驗的學生表達觀點的習作或評估;根據學生就讀年級的程度及個人學習需要訂立評估指標;讓學生為其學習成果設定個人目標,並適時就學生的成果展示方式提供建議 (Sousa& Tomlinson, 2018; Tomlinson, 2003, 2017; Tomlinson & Allan, 2000; Tomlinson & Eidson, 2003; Tomlinson & Imbeau, 2010; Tomlinson & Moon, 2013; Westman, 2018) 。